中國新聞獎組織報送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40年·那些日子 |
參評項目 |
電視系列報道 |
|||
|
體裁 |
電視系列報道 |
|||||
|
語種 |
中文 |
|||||
|
作? 者 (主創人員) |
集體(馬正華、任曉潤、周長城、魏征、金璟、崔白莉、萬晉、孫悅、朱瑞、孫文川、張心宇) |
編輯 |
集體(胡泉、周亮、周東徽、陳昊、邢穎) |
|||
|
刊播單位 |
南京廣播電視臺 |
刊播日期 |
2018年11月16日- 2018年12月22日 |
|||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新聞綜合頻道《南京新聞》 |
作品字數 (時長) |
平均3分21秒 |
|||
|
?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 |
??? 《40年·那些日子》以特殊的視角,選取改革開放40年中對南京、對江蘇甚至對全國都有典型意義的日子,比如南京大學青年教師主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中國當時最大規模的住宅小區“南湖新村”建成竣工、滬寧高速公路通車、首個國家公祭日等,以喚醒記憶、展現榮光和激發自信的方式,展示40年滄桑巨變,展望更加美好的未來。整個系列報道共30集,每集時長3分半左右,選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百姓生活等各個方面,通過尋找歷史人物,還原重大事件,揭示新聞背景,精準細致的點評,以及珍貴歷史視頻和當下全新影像的結合,使整個報道具有很強的歷史縱深感和啟示意義。 |
|||||
|
社 會 效 果 |
這組系列報道在充分運用電視手段的同時,結合了當下流行的短視頻手法,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高峰階段,通過電視、視頻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及今日頭條等集中推出《40年·那些日子》系列報道,產生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具有很強的社會激勵作用。 |
|||||
|
? ︵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信念、信仰、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系列報道《40年·那些日子》就將“信念、信仰、信心”這三個詞所賦予的精神實質貫徹始終。報道中處處體現了:我們的信仰信念信心來自科學理論、我們的信仰信念信心來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的信仰信念信心來自黨的堅強領導。特別是開篇之作《1978年5月11日:吹響解放思想的號角》,與收尾之作《2018年1月3日,吹響創新名城建設的“集結號”》首尾呼應,均深刻闡明了南京在改革開放40年里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的精神力量所在,又從精神層面對南京在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提出了新的目標與實現路徑。 ? |
|||||
40年·那些日子-代表作1

